山海一線的旗津、女神、神女、女人的故事,以及國家機器齒輪轉動下,映射的二十五位身影。

山海旗津線性別地景的景深,從1907年8月9日的《臺灣日日新報》,形容旗後一帶「妖妓如雲」的福聚樓,旗津的信仰中心天后宮、旗津海星聖母天主教堂、臨水宮,三位女神守護旗津的不同族群。

從旗后砲台遠望內港與外港時,由導覽講師分享高雄港簡史,以及自身家族與港口的淵源。最後穿過旗津大陳村回到技工社。

導覽內容中穿梭而鮮明的身影,是女人的,也是男人的。帶領大家巡禮大港記憶,海波粼粼之中的性別顯影既壯麗又深沉,也見其日常與幽微。地景就是所踩踏的土地,而性別就在轉身之間。

導覽路線

  1. 旗后砲台
  2. 天后宮
  3. 旗津海星聖母天主教堂
  4. 臨水宮
  5. 旗津大陳村
  6. 技工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