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手機選單
:::

本館訊息

    【本館活動】姐妹遊大港 旗津女路譜出在地歷史與女性新章 列印
      資料更新時間:112-10-27 18:16 承辦單位:社會局

    姐妹遊大港 旗津女路譜出在地歷史與女性新章

    建構性別觀點的導覽路徑,說出不一樣的地方故事,透過遊走地方,共同挖掘過往、探索未來。

    新聞連結:https://www.tssdnews.com.tw/?FID=14&CID=704317

     

   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(下稱會社)受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婦幼青少年活動中心(婦女館)(下稱婦女館)委託,112年起執行「高雄市女性史料與需求服務方案」,本年度以三大主軸「頭家娘生命敘事」、「性別導覽人才培力」、「高雄女路開發」為執行方向。

     

    今(26)日,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與臺南市政府婦女福利服務中心共同辦理「南方軌跡・府城打狗女路漫遊」活動,由會社規劃旗津女路「山海旗津線」。自旗津輪渡站啟程,行經天后宮、臨水宮、旗後礮台、旗津海水浴場等地,並邀請由「大港.性別導讀培力工作坊」培力養成之在地青年郭珈宇擔任帶路人,引領20位關心婦女議題之夥伴,上山下海遊旗津。

     

    ✦勞動女性在旗後

    本日路線由旗津風月歷史說起,眾人駐足於7-11旗津門市前,了解約百年前的現址曾是聲名遠播的酒家——福聚樓舊址,並介紹旗後日治初期遊廓的發展,提及檢番制度,與花柳業中女性從業者(藝伎、酌婦、娼妓)的分類。

    ✦女神信仰與生活

    一行人沿著旗津大街分別參訪兩座廟宇建築——天后宮、臨水宮,皆是旗津綿延百年的女神信仰,而我們也可從「人的故事」去看到信仰與家族生活。而她補充,旗津狹長的地理,全區分為多個不同組成的聚落,仍有眾多不同的信仰,值得大家一一關注。

    ✦街區空間與移民生活的探索

    旗津作為早期發展的漁村聚落,仍保留不同時代的聚落紋理,在休閒、遊憩化的硬體規劃外,隨著在地人的腳步,深入蜿蜒小徑中,探索民眾在建成環境間,所展示的風土智慧。一行人深入旗津公有市場、旗後聚落巷弄中,認識不同區域、城市、國家所遷入的移民身影。

    ✦從大港看見家族軌跡

    一行人登上旗後山的燈塔與砲台,珈宇透過旗津的制高點,從港灣與鄰近聚落的分佈,分享高雄這座城市與海洋如何命脈相連。從清領時期的洋行、高雄港築港工程一路到國際港口的發展,介紹自己兩代家庭與旗津、哈瑪星的關係,家族如何倚靠海洋在此安居。

    ✦海岸、女性與身體

    旗津人的生活記憶中,自小就少不了與海的互動,但現在能夠自由的在海上游泳,中間經歷了解纏、臨海教育的變革,現代化觀念的引入,轉化居民對於海岸的理解。即便當代,人們對於海水浴場中女性身體的解放,仍有過多的主觀投射,期許大家都能過尊重每個人對於身體自主的想像。最後以自己小時候,至第二港口戲水、國小游泳課的記憶,分享一段有別與市區的親水經驗。

     

    走讀路上,帶路人與學員有說有笑,整體氛圍有別文史導覽嚴肅的調性,反倒像是姐妹之間的交心。參與活動的學員劉芳婷表示自己是台南人,與帶路人一同走完路線後,內心深獲打動,分享說:「透過珈宇的介紹,從這些景點故事編織起旗津女性的成長圖像,而身在海港的女性又有如何的生活狀態。自己感覺珈宇就像是寶藏,從她身上看見不一樣的旗津,收穫良多。」期許未來有機會,也能設計屬於自己的一條女路,邀請更多親朋好友,認識自己所居住的家鄉與社區。

    本次走讀帶路人郭珈宇:「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與姐妹們分享個人生命經驗,與自己在旗津的所見、所聞、所想。身為在地青年,過去的20年理解有限,今年透過婦女館與會社合作的工作坊,有機會了解更多,也期待和大家一同認識土地上時代小人物的努力。」

   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林佩穎表示,會社自創立伊始,長年投入文史推廣與公民參與的結合,今年與市府以公私協力方式開展女路,雙方攜手帶著姐妹們,翻轉歷史視野、培力女性說出她們的地方敘事,營造平權友善的城市環境。我們期待未來更多的在地風景被訴說與詮釋、建構屬於高雄的性別視野。

    類別:活動
    關鍵字:女路
    上版日期:112-10-26
    :::
    ▲開啟 ▼關閉